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27wenxue.com

第143节(2 / 2)

的人谁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?

【若不是这李隆基!】其他人都不太好意思说什么,最后还是李昞率先愤怒着骂了起来。

如果不是这个蠢货,将大唐带到这种困境之中,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吗?

都是这个蠢货!!!

那张巡所作所为,固然让人可敬可怕,可如何又不是无奈之举了?

最该骂的,难道不是让睢阳百姓走到这种地步的李隆基吗?

李隆基听到天幕上睢阳之战的内容,身子晃了晃,心道一声完了。

他无论如何,都要给睢阳的百姓一个交代啊!

“高力士……传朕旨意,朕要下罪己诏。”

虽然这是日后的事情了,但是李隆基清楚,如果自己现在什么都不做,那这个皇帝他也做到头了。

毕竟这安史之乱,便是发生在他统治期间啊……

而且李亨……

现在还不是太子的李亨已经上了李隆基的黑名单了。

若是他成为帝王之后,做的还好也就罢了,但是现在看来,也不过是一个蠢货。

能让手下人如此做事,不顾国家安危,看来也不是什么力挽狂澜的中兴之主。

他,不行。

不过李隆基有信心,有了天幕如此示警,起码在开元结束之前,他是有机会把这些被天幕暴露出来的问题全都解决掉的。

安史之乱,这次不会再重演了!

【张巡、许远的举动,在安史之乱平定后,唐朝的大臣们也是经过一段争论的。

虽然在大唐王朝危如累卵之际,黄河沿岸的各级官员,面对安史叛军,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投降,

像张巡千里赴援、忠于职守、最后殉职的忠义之士,实在是太少了。

可是睢阳百姓的遭遇也实在是太惨了。

后来还是张巡的朋友李翰为他作传,并作为表文呈给李亨。

至是,众议始息,以张巡功大于过。】

陈曦叹气摇头:【实际上造成睢阳百姓灾难、张巡如此的罪魁祸首,还是一手导致了安史之乱的李隆基。

其他提到的将领在这里看起来像是反面人物,但是实际上他们在对抗安史叛军的时候,也是正面人物的,出了大力。

睢阳之战时,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害怕自己的弟弟取代自己的位置,索性一不做二不休,将安禄山杀掉。

弑父之后,安庆绪自立为帝,年号载初。命史思明回守范阳,留蔡希德等继续围太原。

——史思明便是安史之乱中的另一个指挥官,所以这场动乱才被冠称为“安史之乱。”】

【史思明归守范阳之后,并没有那么听安庆绪的话。

在安庆绪自立称帝后,和唐王朝的战斗逐渐落于下风,甚至在陕郡之战后,安庆绪仅率1300人从洛阳逃往邺城。

不过这个时候李亨又没有搞清楚重点,不说去追击安军残部,光顾着迎太上皇还都。

趁着安庆绪在这个时候重振旗鼓的空挡,十月,史思明以所领十三郡及兵8万降唐,受封为归义王、范阳节度使。】

陈曦有点无语:【我不是很明白唐肃宗李亨到底是怎么想的,且不说现在大唐那边的形势一片大好,

就说史思明跟在安禄山之后做的那点事,他想要投降,就可以直接封王当节度使?

那其他想要权利的将领是不是也可以这么玩一遭,名利双收啊!

更何况,他甚至都没有想要考虑一下,史思明到底是不是真的想要投降呢?

当然,事实证明史思明也真不过就是玩玩李亨罢了。】

第一百三十七个老祖宗很骄傲

玩玩李亨……

这个话陈曦说的轻描淡写, 但是在听的人耳中却如同炸雷。

无论这李家皇帝做了什么,可是皇帝到底是皇帝。

若是被叛军随意折辱,那真的是太丢人了。

尤其是这叛军还是蛮夷, 那丢的就是整个中原王朝的人。

但是如果史思明降而复叛,那确实是和戏耍李亨无疑了。

【事实上, 在半年后,史思明就复叛了。】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